秋冬不要跟流行 - 淺談流行性感冒

 

前言

流感季節一到,新聞就會密集報導有關流感的新聞,有些民眾心中就會有疑問,流感不就是感冒,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,今天你好藥師就來帶大家了解這個在秋冬可能會造成大流行的疾病。

 

流感是什麼 ?

流行性感冒(Influenza),簡稱流感,是一種因感染流感病毒而造成的疾病,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,可分為A、B、C三種類型,其中只有A、B兩型會造成季節性流行,A、B兩種流感病毒,又可被分為很多亞型。其中A型流感病毒的H3N2亞型與H1N1亞型,及B型流感病毒的維多利亞株和山形株等,是台灣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。

流感雖然一年四季均有可能發生,但在台灣秋冬仍是主要流行的季節,根據疾管局統計,流行高峰期大約落在 每年的 12 月至隔年的 1 - 2 月

流感的潛伏期約 1~4 天 ,一般為2天,最常見的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播,但流感病毒可在低溫環境下存活數小時,故也有可能因為接觸傳染。

 

流感會有什麼症狀 ?

感染流感後的主要症狀為發燒、頭痛、全身肌肉痠痛、疲倦、流鼻涕、喉嚨痛及咳嗽,有些患者會伴有腹瀉、嘔吐等症狀,多數患者會自行痊癒,但少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,例如病毒性或細菌性肺炎、中耳炎、心包膜炎等。會出現這些嚴重併發症的高危險群為老年人、嬰幼兒、患有心、肺、腎臟及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,或著免疫功能不全者

 

出現什麼情況須就立刻就醫 ?

前面提到流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,所以若出現以下情況會建議立刻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 !

  1. 肺炎徵狀 :高燒不退、呼吸急促、發紺
  2. 腦膜炎徵狀 :頭痛、意識改變、抽搐、癲癇發作
  3. 心肌炎徵狀 :臉色蒼白、盜汗、血壓下降、心跳過慢

 

流感該怎麼預防呢 ?

每年的 12 月至隔年的 1 - 2 月為流感高峰期,所以如何預防流感避免造成大流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要預防流感你可以這麼做 :

  1. 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、勤洗手,避免接觸傳染
  2. 出入公共場所請戴口罩,流感高峰期盡量避免出入人潮潮擁擠之場所
  3. 咳嗽或打噴嚏請用手帕、衣袖遮住口鼻,若沾到鼻涕或分泌物,請務必洗手
  4. 施打流感疫苗,降低感染的機率
  5. 若得到流感盡量請假在家,避免傳染給更多人

 

若得到流感該怎麼治療呢 ?

若不幸得到流感,現在有專門治療流感用的抗病毒藥劑-神經胺酸酶抑制劑,此類藥物包括口服劑型的Oseltamivir (Tamiflu®,克流感)、吸入劑型的Zanamivir (Relenza TM,瑞樂沙)及注射劑型的Peramivir (Rapiacta®),這類藥物可同時治療 A 及 B 型流感病毒,且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擴散,於症狀開始後48小時內投藥可達最佳療效,不需等到快篩確診為流感才給藥,然對於症狀嚴重或有併發症等高危險群,即使超過48小時給藥仍具有效益。

 

流感跟普通感冒有什麼差別 ?

感冒跟流感有什麼不同? 是民眾最常問的問題之一,但其實流感跟一般感冒從感染的病毒就不同,流感我們前面提到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,但一般感冒可能由鼻病毒、冠狀病毒、腺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所引起,流感的症狀會發生的很突然,且比較會引起併發症,另一個差別為流感比較會引起高燒 ( 39度以上 ) 、全身痠痛,而一般感冒的症狀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(咳嗽、鼻塞、流鼻水、喉嚨痛),不一定會發燒,且症狀為慢慢發生,不像流感會突然發生。以上將感冒及流感做個比較圖表,讓大家更了解,兩者的差異。

結語

流感是一個季節性的傳染性疾病,只要對流感有正確的認識,知道如何正確預防,何時該就醫,相信就能大大降低流感帶來的風險喔。

參考資料

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Added to Cart
Shopping Cart Updated
Network error, please try again!